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1995年12月至1997年1月在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179例(179只眼),年龄7~75岁;其中≤30岁者42例,平均年龄(21.5±7.8)岁;31~50岁者61例,平均年龄(40.3±5.8)岁;≥51岁者76例,平均年龄(61.1±6.5)岁。术前经过系统的眼部及全身检查,无眼外伤、青光眼等病史,手术前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4周、8周、3个月及6个月进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观察。
2.手术方法:(1)手术方式:玻璃体手术包括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晶体摘除(未采取超声乳化)、剥膜、气液交换、重水填充、硅油-气体交换、硅油-重水交换、气体-重水交换等。手术时间:单纯玻璃体切除术约1小时,复杂玻璃体切除术约2或3小时。(2)术中材料及用药:灌注液、硅油、重水、膨胀性气体及粘弹性物质等。术后常规用药:球侧注射地塞米松5 mg,局部以抗生素及激素类眼液滴眼。除硅油填充的无晶体眼外,均应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对于行硅油及膨胀性气体填充的患者,根据其眼压情况给予局部或口服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
3.观察方法:以日本KONAN公司生产的SP6000型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角膜中心点内皮细胞,根据屏幕显示的角膜内皮细胞图像,采用Bourne等[1]固定框格法,计数角膜内皮细胞,自动计算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单位为个/mm2,每张图片计数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
4.统计方法:选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数据输入计算机以spss/pc软件处理。
结果
1.有晶体眼患者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玻璃体切除+硅油或六氟化硫(sulfur hexafluoride, SF6)填充术,术后观察各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表1)。
2.玻璃体切除+晶体摘除术患者,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表1)。
表1 有晶体眼不同术式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
术式 |
例数 |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个/mm2) |
H值 |
P值** |
术前 |
术后2周 |
术后4周 |
术后8周 |
术后3个月 |
术后6个月 |
单纯玻璃体
切除术 |
66 |
2 766±324 |
2 758±333 |
2 801±332 |
2 811±295 |
2 808±311 |
2 687±259 |
1.796 5 |
0.876 5 |
玻璃体切除+ 硅油填充术 |
40 |
2 812±331 |
2 817±327 |
2 862±296 |
2 944±303 |
2 768±458 |
…* |
1.753 4 |
0.781 0 |
玻璃体切除+
SF6注入术 |
30 |
2 788±331 |
2 761±315 |
2 680±214 |
2 561±270 |
2 696±321 |
2 860±184 |
5.771 5 |
0.329 1 |
玻璃体切除+
晶体摘除术 |
23 |
2 858±570 |
2 345±782 |
2 505±402 |
2 499±316 |
2 498±404 |
2 551±215 |
14.855 1 |
0.011 0 |
*未取得数据 **各种术式不同时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
3.无晶体眼及人工晶体眼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且术后并未出现明显的角膜内皮失代偿现象,但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呈现一下降趋势(表2)。
表2 无晶体眼及人工晶体眼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
术式 |
例数 |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个/mm2) |
H值 |
P值* |
术前 |
术后2周 |
术后4周 |
术后8周 |
术后3个月 |
无晶体眼行玻璃体、
视网膜手术 |
15 |
2 281±658 |
2 047±653 |
1 973±771 |
1 995± 797 |
1 657± 619 |
3.671 4 |
0.452 3 |
人工晶体眼行玻璃体、
视网膜手术 |
5 |
1 997±685 |
2 158±951 |
2 016±752 |
1 805±1 519 |
1 703±1 284 |
0.961 5 |
0.915 6 |
*手术前、后不同时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