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活体测量

http://www.cnophol.com 2008-11-26 15:51:48 中华眼科在线

  2 结果

  在正常眼黄斑区典型的OCT图像上(图2),不同组织由于反光特性不同在伪彩色图像上呈现为不同颜色:视网膜内界膜和神经纤维层及色素上皮层和部分脉络膜毛细血管所形成的红色反光带界面最为清晰,神经上皮层间呈不均匀的黄绿相间色调,至光感受器层变为暗蓝色,脉络膜反光带呈逐渐稀疏、变淡的蓝色。除以上所述各层外,解剖学对视网膜所分10层中其它各层在OCT图像上难以区分,这是因为在病理切片上因化学性质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的组织在反光性质上却不一定存在明显区别。

图2 正常黄斑的OCT图像

  Fig.2 OCT image of normal macula

  共采集数据1320个.按采集点距中心点的距离及方向进行分组统计,表1列出各数据采集点所得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

  可以看到在中心注视点、50μm和150μm这3个处于通常认为的黄斑中心小凹范围内(0.3~0.35mm)的数据采集点所得数据无论在不同距离还是不同方向上都十分接近,变异较小;500μm处是个体间变异最大的部位(标准差最大);1000μm与1500μm处,虽然彼此间均值和标准差都较为接近,但在同一距离不同方向上均值变化则较明显,而颞侧所得均值始终最小。

表1 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s)

  Tab.1 The thickness of neurosensory retina of macula(±s)

directions of the

  given spots to umbo

distance of the given spots to umbo
1500 μm 1000 μm 500 μm 150 μm 50 μm Umbo
Temporal 267.40±15.87 267.03±13.10 215.17±19.06 157.67±12.08 154.47±9.71  
Superotemporal 281.30±16.66 280.57±15.50 213.47±23.79 158.86±10.07 154.06±7.51  
Superior 289.33±14.49 288.73±14.51 218.67±20.76 158.70±10.36 154.63±8.44  
Superonasal 292.30±14.82 280.07±17.16 217.80±20.87 158.67±8.70 154.00±8.63  
Nasal 292.93±16.56 276.63±22.57 216.47±19.86 157.73±10.25 154.40±9.34  
Infranasal 292.86±14.12 286.53±15.22 224.90±22.57 159.57±11.24 154.73±8.54  
Inferior 281.93±14.93 286.50±14.36 220.90±19.33 157.37±8.13 155.16±8.01  
Infratemporal 281.53±14.79 282.30±15.02 222.40±17.50 159.67±7.63 154.86±8.49  
total 284.98±17.19 281.59±17.25 218.72±20.56 158.53±9.80 154.53±8.45 154.08±8.22

  统计学分析表明,在距黄斑中心注视点50,150,500μm距离,视网膜神经上皮在同一距离水平各个方向上厚度没有差异(P值分别为0.9996,0.9779,0.4028);而在距中心注视点1000μm和1500μm水平,不同方向神经上皮厚度在统计学上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P<0.01)。两两比较的结果表明,无论距中心注视点1000μm还是1500μm,颞侧方向神经上皮层厚度均与其它方向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符合解剖学上黄斑区神经纤维的走行分布[9]:即黄斑区发出的神经纤维成弧形走向,到达视盘,颞侧周边部神经纤维以水平线为界,分别由上下方绕过黄斑区纤维达到视盘。测量结果中颞侧神经上皮最薄,与神经纤维以水平线分界由上下方走向的分布相吻合,而1500μm处鼻侧神经上皮明显比1000μm处厚,表明随着与视盘距离的接近,汇集而来的周边部神经纤维也逐渐增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神经视网膜,黄斑)的信息
  热门图文

今冬最IN尹恩惠贵妇烟

让你更美丽的6条化妆妙

13款最适合你的今冬眼

熬夜族试试敷木瓜除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