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国外有关OCT用于医学领域的报道最早见于1991年[1],但在很长时间里都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所使用的设备多为自行研制,缺乏统一标准,相关报道涉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6]、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8]、黄斑裂孔[7]、黄斑前膜等诸多方面[8]。目前国内OCT的使用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缺少同类资料可供参考。
黄斑区是视觉最敏感的部位,发生在这一范围内的病变,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都可能对视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将检查重点集中在黄斑区有利于发挥OCT分辨率高的特点。而对这一区域正常组织进行量化测定则是深入研究必不可少的前提,另一方面,测量中所使用的过中心注视点的、固定角度和长度的四线扫描方法作为一种基本的检查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有利于使检查手段规范化,增加不同患者间检查结果的可比性。
对于黄斑范围的界定,以往的资料不尽相同,本文所设定的测量范围直径3mm与中国医学大百科全书眼科卷记载相符[2],同时也考虑了尽量保持系统的高分辨率,因为OCT系统的横向分辨率与横向象素密度有关[1],扫描线过长将使横向分辨率下降。选择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而不是视网膜全层厚度进行测量,是因为在OCT图像上视网膜内界膜和色素上皮内界是两个最清晰的光学界面,而色素上皮层反光带内包含有脉络膜毛细血管反光信号,且不易与脉络膜其它组分的反光信号明确区分,因而难以确定其外界的位置,这与国外同类研究的观点相符[4,7]。类似报道中多采用过中心凹、间隔30°的六线扫描[4,7],或一组通过黄斑区的平行线性扫描。本文之所以采用四线扫描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和所使用系统的具体功能后而定的:六线扫描将使图像采集时间延长,患者配合性必然降低,这将直接影响图像质量;另一方面,目前使用的设备不具有进行等距离平行线组扫描的功能。四线扫描代表的中心凹周围的8个方向是临床上约定俗成的,能够满足临床实践的基本需要。
数据采集点设定的主要依据是Gass对黄斑的分区[5],中心注视点相当于umbo;以距中心注视点距离计:150μm大致相当于中心小凹的范围(直径350μm);500μm是凹旁区的中心[中心凹无血管区(直径500μm)外500μm宽的区域];1000,1500μm则达到了凹周区(凹旁区外1500μm宽的区域)。
对所得数据按距中心凹不同距离分组后进行的统计描述表明各组数据的标准误均小于2μm,即抽样误差极小。而各中心点4次重复测量所得数据的最大间距的平均值仅为9.9μm,还不足百分之一毫米,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7601),证明测量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所得数据中中心凹厚度均值为154.08μm,标准差8.22μm,正常值范围137.97~170.19μm;Baumann[4]在使用OCT对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进行的可重复性测量研究中,测得中心注视点周围半径160μm范围内神经上皮平均厚度为154μm,标准差13μm,其平均值与本研究所测得中心注视点平均值几乎完全一致;而将本研究中与其测量范围相近的、据中心注视点周围半径150μm范围内17个数据采集点所测得的600个数据进行统计后得出的数值为:平均值156.06μm,标准差9.19μm。在中心注视点外,两项研究数据采集位置的设定不尽相同,表2列出了两者相近测量位置所得数据的对比情况。
可以看到虽然数据采集点设定不同,但在相近位置上两项研究所得结果十分接近,且相近位置所得数据的变异程度也有相似之处:两项研究中,变异程度最大(标准差最大)的数据采集位置均处在中心凹边缘区域(距中心注视点分别为320μm,500μm),这与研究过程中所观察到的不同正常个体中心凹边缘弧度不同的结论是一致的。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测量所得数据的可信性。而在活体状态下正常眼组织进行这样精确的测量在OCT出现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表2 本研究所得平均值和标准差与Baumann研究结果的比较(μm)
Tab.2 The comparison of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with Baumann(μm)
Baumann |
Ma Kai |
Distance from the edge of the measuring range to umbo |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of the measuring range to umbo |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neurosensory retina |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neurosensory retina |
Distance from the measuring spots to umbo |
Distance from the edge of the measuring range to umbo |
160 |
80 |
154±13 |
156.06±9.19 |
0,50,150 |
150 |
160,480 |
320 |
217±14.5 |
218.72±20.56 |
500 |
640,960 |
800 |
296±10.5 |
281.58±17.25 |
1000 |
1120,1440 |
1280 |
283.5±11 |
284.97±17.19 |
1500 |
OCT提供了以往难以获得的断层形态学资料,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诠释那些业已熟悉或还不熟悉的疾病;其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不但能够发现那些以往难以发现的细小改变,而且能够对其进行精确的量化测量,从而使以形态学定性观察为主的眼底病诊疗过程向定量分析转变,这必将有助于对眼底疾病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1,Huang D,Swanson EA,Lin CP.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cience,1991,22∶ 1178
2,郭秉宽.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眼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76
3,Hee-MR,Puliafito CA,Wong C,et al.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macular edema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rch Ophthalmol,1995,113(8)∶ 1019
4,Baumann M,Gentile RC,Liebmann JM,et al.Reproducibility of retinal thickness measurements in normal eyes 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phthalmic Surg Lasers,1998,29(4)∶ 280
5,Donald M.Gass.Mmacular Diseases,American:Mosby-YEAR Book,Inc.,1997.1-3
6,Hee MR,Puliafito CA,Duker JS,et al.Topography of diabetic macular edema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phthalmology,1998,105(2)∶ 360
7,Hee-MR,Puliafito-CA,Wong-C,et al.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f macular holes.Ophthalmology,1995,(5)∶ 748
8,Hee-MR,Izatt-JA,Swanson-EA,et al.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f the human retina.Arch Ophthalmol,1995,113(3)∶ 325
9,陈钦元.眼科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22
收稿:1999-06-18
修回:2000-05-15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