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索在基层医院应用手法碎核小切口摘除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效果。方法:观察高度近视眼94眼白内障手法小切口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并发症和术后视力结果。结果:术后随访12mo最佳矫正视力大于0.5 者77眼(82%),低于0.5者17眼(18%), 并发症包括后囊破裂8眼,角膜水肿19眼,黄斑囊性水肿3眼。结论: 高度近视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切口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0引言
迄今为止,高度近视眼白内障仍是临床上较为困难的手术,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开展此类手术,容易出现较为严重并发症,因此,在基层医院做好这种白内障手术,术前、术中及术后都必须采用稳妥的措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院从200201/200608,共施行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法小切口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90例(94眼),现将手术效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90例(94眼),年龄67~79(平均69.7)岁, 男55例(58眼), 女35例(36眼), 眼轴长度27.34~33.01(平均28.47)mm。术前矫正视力:光感~0.1。晶状体核性混浊83眼,后囊下混浊24眼,皮质性混浊37眼。晶状体核硬度分级:Ⅱ级13眼,Ⅲ级40眼,Ⅳ级38眼,Ⅴ级3眼。术前测量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采用SRK—Ⅱ公式计算出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再根据患者需要而修正其度数。每例患者均做眼后段的B超检查,排除术前已存在的视网膜脱离。
1.2方法
利多卡因20g/L与布比卡因7.5g/L混合液作球周麻醉,作以窟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在上方偏右侧的角膜缘后1.5~2.2mm作6~7.0mm的反眉弓形巩膜隧道切口,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0~1.5mm后穿刺入前房,前房内注入粘弹剂后进行环形撕囊或开罐式破囊,充分水分离后,旋转游离晶状体核于前房内,在核与后囊膜之间注入适量粘弹剂,使核的上方赤道部翘起,扩大切口至6~7mm,术中尽量使内切口大于外切口,用手法劈核器将晶状体核毡劈成两半,伸入注水圈匙于核的下方,分别把晶状体核托出,双腔管清除皮质后注入粘弹剂,植入PMMA人工晶状体。检查切口水密性,不达要求者切口缝合1~2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及地塞米松2mg,结束手术。
2结果
2.1术后视力
术后随访12mo,矫正视力大于0.5者77眼(82%),小于0.5者17眼(18%),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
2.2并发症
后囊破裂8眼,其中7眼植入睫状沟固定的人工晶状体,1眼作巩膜缝线固定。角膜轻度水肿19眼,均于3d内消失。囊样黄斑水肿3眼,随访0.5a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05~0.2,本组中随访期间未发现视网膜脱离者。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