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 TTT)治疗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occult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OCNV)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 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后确诊为单眼或双眼OCNV患者35例43眼,使用Iris810nm半导体激光进行TTT治疗,选择1.2,2.0及3.0mm直径的光斑,以光斑大小能够完全覆盖FFA及ICGA所显示的病变范围为宜,长脉冲模式,能量80~300mW,照射时间60s。结果:TTT治疗后,18/43眼(42%)视力提高,23/43眼(53%)视力无变化,2/43眼(5%)视力下降;20/43眼(47%)CNV渗漏完全停止,18/43眼(42%)渗漏明显减少,4/43眼(9%)渗漏无改变,1/43眼(2%)渗漏扩大。结论:TTT治疗OCNV效果较好,其适宜的参数及治疗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激光
0引言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多位于黄斑区,主要见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等疾病,可导致中心视力下降或永久致盲。CNV可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与Bruch膜之间,也可以位于视网膜神经上皮下[1]。传统的激光光凝在损伤CNV的同时也使视网膜神经上皮受损,因此对于黄斑部CNV的治疗效果有限。虽然光动力(PDT)的出现使CNV的治疗有了转机,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其治疗的有效性主要针对典型性CNV,而对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occult choroidal noevascularization, OCNV)的效果有限。由于OCNV位于出血或脱离的RPE下,在PDT治疗过程中,治疗激光(690nm)难与CNV有效接触,这可能是治疗效果较差的原因。而810nm半导体激光的光谱位于近红外范围,可穿透视网膜神经上皮及RPE到达脉络膜,因此可用于对OCNV的治疗。近年来,我们运用810nm半导体激光对OCNV患者实施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 TTT)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603/200704在西京医院就诊的OCNV患者35例43眼,其中男14例(19眼),女21例(24眼),均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眼底镜以及眼底照相检查、用德国海德堡共焦眼底血管造影仪(Heidelbery retins angiographer,HRA)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 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检查确诊。患者年龄24~83(平均56.2±15.0)岁,出现视力下降至就诊时间4mo以上,视力为指数/10cm~0.50,平均视力0.10±0.16;病灶面积为:1.24~63.02mm2,平均病灶面积为:23.57±12.01mm2。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24例(30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0例(12眼)、高度近视1例(1眼)。所有患者就诊之前均未接受过激光治疗。
1.2方法 对患者角膜滴倍诺喜眼液行表面麻醉,安放激光专用三面镜(Goldmann,美国),使用IRIS oculight SL810nm半导体眼用激光进行治疗,长脉冲模式,根据FFA及ICGA检查结果,选择1.2,2.0或3.0mm直径的光斑,以光斑大小能够完全覆盖FFA及ICGA检查所显示的病变范围(出血或RPE脱离区域)为宜。能量80300mW,照射时间60s,其设置与所选择光斑的直径成正比,治疗过程中照射部位视网膜无颜色变化及光斑形成。治疗后患者除给予复合维生素B及肌苷口服外,未进行其他治疗。治疗后随诊者43眼,治疗2wk后复查视力、眼底,1mo后复查FFA。随诊时间1~11mo,平均随诊间隔时间2.8±0.42mo。该组数据均为TTT治疗1次后的观察结果,复发病例或进行其他方法治疗后的情况不计入内。随诊时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眼底镜、FFA检查,同时进行彩色眼底照相。视力变化以国际标准视力表为准:治疗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为视力改善,最佳矫正视力变化在1行以内者为视力稳定,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行或2行以上为视力下降,视力在0.1以下者以视力变化0.02为1行计[2]。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0.0统计,采用配对样本比较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及病灶面积的变化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本组n=43,当P<0.05时视作治疗前后视力或渗漏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视力 本组病例治疗1次最后1次随诊时,视力为0.01~0.50,平均为0.18±0.14,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98)。治疗后18/43眼(42%)视力提高,23/43眼(53%)视力无变化,2/43眼(5%)视力下降。
2.2 FFA检查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1次最后1次随诊时,荧光素钠注射液自患者肘前静脉注入,在造影静脉期时,用HRA附带的eye explore软件对病灶面积进行测量(其面积含出血、渗出及新生血管所致强荧光范围)。FFA检查显示,病灶面积为:0.91~48.70mm2,平均病灶面积为:19.42±10.38mm2,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3)。治疗后20/43眼(47%)CNV渗漏完全停止,18/43眼(42%)渗漏明显减少,4/43眼(9%)渗漏无改变,1/43眼(2%)渗漏扩大。
2.3典型病例介绍 女,64岁,因右眼视力突然下降1wk就诊,初诊时视力为20/400(0.05),眼底表现为右黄斑出血性隆起, ICGA显示黄斑区有CNV生长,FFA示右眼黄斑神经感觉层下多量出血,CNV不见(图1,2),诊断为右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行TTT治疗。该患者于IMP后3mo复诊,右眼视力提高至200/400(0.50), FFA显示黄斑区出血全部吸收,病变区域内RPE色素紊乱,呈透过荧光表现(图3,4)。
图1 TTT治疗前眼底彩照(略)
图2 TTT治疗前眼底FFA照片(略)
图3 TTT治疗后眼底彩照(略)
图4 TTT治疗后眼底FFA照片(略)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