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义红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后的健康需求及指导。方法:以5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的交谈、沟通了解患者健康需求,对入院时、术前、术后更针对性、更专业地做出有效指导,使患者增加健康知识,更好地配合治疗。结果:使护理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做健康指导,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应加强健康指导。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健康指导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的致盲疾病之一,因此,了解患者的需求,实施更有针对性、更专业的指导,对康复和预防复发、增加视力及提高生活质量极为重要。为此,我科于2005年5月~2006年10月对50例患者采用交谈方式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需求,然后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本文视网膜脱离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7~68(平均43.5)岁,单眼发病43例;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19例,高中以下31例。
2 需求调查
2.1 方法
采用交谈的方法,分类归项统计。
2.2 调查内容及结果
需求视网膜脱离相关知识48例(96%)、治疗方法45例(90%)、手术期沟通配合50例(100%)、手术效果50例(100%)、饮食指导43例(86%)、自我护理方法47例(96%)、预防复发方法46例(92%)、出院复诊时间47例(96%)。 结果表明,由于该手术复杂、精细,术后反应重,患者均关心围手术期沟通、配合及手术效果。由于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有90%的患者关心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由于文化素质高低不同,有92%的患者关心预防复发的方法,自我护理和出院复诊时间占96%,说明患者急需这方面的正确指导,从而重视自我护理。从饮食指导占86%可以看出,患者往往忽视饮食的作用,这需要护理人员加强指导宣教。由于疾病来得突然,常不知所措,患者迫切需要健康指导。 3 健康教育
3.1 入院宣教
3.1.1 新入院患者面对陌生的环境,应主动热情介绍医院各项制度、环境、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帮助病友间建立良好关系,让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3.1.2 采用多种形式施教,如召开座谈会、个别宣教、发放宣教手册,向患者耐心讲解病因、症状、疾病护理方法、卧位要求及重要性。并与相同疾病患者交流,增加信心、保持良好心态,更好地配合治疗。
3.2 围手术期指导
3.2.1 术前指导
①进行手术知识宣教、讲解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认识,消除恐惧、紧张情绪,使患者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②适当限制眼球活动:戴针孔镜,必要时遮盖双眼,并绝对卧床休息,采取最佳卧位,防止病情加重。③训练床上进食及大小便,避免术后体位改变影响进食、发生尿潴留及便秘。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而引起咳嗽、打喷嚏,导致病情加重。
3.2.2 术后指导
①体位指导:根据裂孔的位置及手术式选择最佳体位。避免不正确的体位引起再次脱离。膜外垫压及环扎时应头高仰卧位,玻璃体切割加硅油或惰性气体注入时取俯卧位,额头及胸部垫一薄枕(高度<6cm)、面部悬空,坐立及行走时也保持面朝下,使网膜裂孔位置处于最高点[1]。②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易消化、多维生素软食。食用水果时应切小块分吃,避免用力过大。③预防便秘: 由于卧床时间较长,肠蠕动减慢,易引起便秘,根据医嘱给予开塞露或缓泻剂。④眼痛及呕吐护理:由手术对眼球牵动较重引起,术后反应重,必要时给予去痛片,如有呕吐可给予甲氧氯普胺。⑤避免感冒:以免引起咳嗽、打喷嚏,过度用力时可发生出血或再次网膜脱离。
3.2.3 健康指导
拆除缝线后,患者可适当下床活动,此时一定要搀扶患者缓慢起床并逐渐行走,适应后独立活动,避免突然下床而晕倒。嘱患者多休息,术眼避免碰撞,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及高空作业。指导患者或家属采用正确点眼方法,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持术眼清洁,避免感染,定期门诊复查。
4 效果 50例患者经以上健康教育和指导,入院后均在2天内熟悉病房环境,主动与医护交流,3天后熟悉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手术必要性,在术前、术中、术后能有效配合治疗及护理,出院后按时复诊。 通过对50例患者实施健康需求调查,护理人员可以更有针对性、更专业地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总之,护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必需的知识技术、服务等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2],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
【参考文献】
[1]刘新玲,陈立荣,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体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7):519.
[2]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