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老年超大度数斜视的矫正

http://www.cnophol.com 2009-11-28 22:52:10 中华眼科在线

  作者:李宏科 石淑英 张宝全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5医院 眼科,新疆 乌苏 833000

  【关键词】  老年人;斜视;矫正术

  斜视患者多数在青少年时就进行了手术治疗,所以老年人斜视手术较少。2006年1—12月我们收治9例老年超大度数斜视,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中, 男1例,女8例;年龄58~67岁。8例为共同性,1例为固定性;外斜视1例,内斜视8例;1例内斜角膜完全陷入内眦内,外观仅见到一眼球包绕以结膜;其余斜视度数均>45°;视力:3例无光感,6例手动-0.06,矫正后视力不提高。

  1.2  手术方法

  全部采用局部麻醉,因患者为老年人,数十年仅用一只眼视物,故患者只允许在斜视眼手术。(1)患眼角膜缘切口,分离结膜,找到直肌,分离后于肌止点缝两组缝线后断腱,使其自然后退。(2) 将两组缝线松弛固定于肌止点后10 mm 处,只作为标记用。(3)坐位以光点法检查眼位,以残存斜视度数作为直肌缩短量计算,我们以缩短1 mm 斜正3度计。按手术常规完成内或外直肌缩短。手术中直肌最多缩短9 mm。之后结膜缝合;术后双眼包扎5 d。

  1.3  结果

  除1例因固定性内斜做内直肌断腱和硅胶条外眶缘固定外,余6例患者皆1次矫正眼位,手术后6 d 检查:眼位正,6例眼球运动灵活,1例做外眶缘固定者眼球不能外转。

  2  讨论

    本组病例年龄大,多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当时眼科手术多局限于大城市,加之经济条件限制,无缘手术治疗斜视。目前要求手术多处于改善外观的心理。

  2.1  本组病例的特点  (1)年龄大,皆为单眼斜视,斜视度>45°。(2)要求单眼手术,视功能良好眼不允许手术。(3)我们在斜视手术设计时充分尊重病人意见,全部在单眼上完成大度数斜视的矫正手术;手术原则是:大量后退(肌断端缝线只作为标记)、定量缩短(坐位观察眼位,按后退后残余度数做直肌缩短)、单眼手术、一次到位。

  2.2  老龄人施行单眼超大度数斜视矫正的注意点:(1)因在视力低下或无视力眼手术,手术后不影响视力好的眼视物,解除了病人手术影响视力的恐惧,病人易于接受;但在单眼手术,要完成>45°的手术量,尚有一定难度,手术中直肌后退矫正斜视度有限,我们在做直肌后退的同时,把直肌松弛固定于角肌止点后10 mm,并做松弛缝线技术打结,等于又后退了数毫米。而起主要作用的是直肌缩短;在直肌后退后坐位检查,测量准确残留余度数,按缩短1 mm 矫正3度计,可一次到位。(2)患者年龄偏大,手术前要认真检查心脏功能,严防术中因牵拉眼肌致眼心反射等并发症发生。(3)关于老年病例手术量的设计:对于40岁以上病例要求直肌后退、缩短并用每1 mm 矫正(2.9±0.8)°[1]。我们应用后退量不计,以坐位检查眼位残留斜视度为依据,以缩短1 mm 矫正3度计算,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赫雨时.斜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48-349.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老年人,斜视,矫正术)的信息
      热门图文

    如何做双眼皮手术更自

    干燥冬季教你如何抵抗

    我的冬季眼周护理心得

    眼睛永远保持20岁的秘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全球医院网保健
    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卫生法制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