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老年性白内障视力矫正前后对比
本组159例(294眼)老年性白内障,裸眼视力为0.04~0.8,除因4例晶状体后囊下混浊明显,视力不能矫正外,其余290眼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早期白内障矫正视力有明显提高,矫正视力≥0.6有198眼,占67.3%,其中≥1.0有34眼,占11.6%,见表1。表1 294眼老年性白内障视力矫正前后对比(略)
2.2 老年性白内障屈光不正的种类及程度
本组290眼老年性白内障均有不同程度的屈光改变,其中近视(散光)83眼,占28.6%,远视(散光)207眼,占71.4%,其球面镜屈光度以1~2多见,散光度以0.5 D~1.5 D多见,见表2。表2 290眼老年性白内障屈光不正种类与程度(略)
2.3 老年性白内障类型与屈光状态关系
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及混合性。本组290眼中皮质性混浊202眼,核性混浊60眼,混合性混浊28眼。皮质性与混合性多为远视及远视散光。分别为各自的88.5%、64.3%,核性混浊多为近视及近视散光,占核性总数的83.3%,其类型与屈光不正种类有显著的关系,P<0.01,见表3。表3 290眼老年性白内障类型与屈光状态分布(略)
3 讨论 由于老年性晶状体纤维代谢异常,晶状体囊膜通透性改变,导致晶状体蛋白的变性,最终形成老年性白内障,由于晶状体混浊,导致晶状体密度发生改变,屈光指数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屈光不正,以往常把视力下降归因于“晶状体混浊”,而忽略了屈光变化,老年性白内障引起了程度不等的视力下降,但大多数老年性白内障的矫正视力较裸眼视力有明显提高,且其屈光度不高,多在2 D以内,本组294眼中矫正视力0.6以上达198眼,占所有病例之67.3%,其中1.0以上34眼,占11.6%,由此可见老年性白内障改变是初中期白内障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早期患者矫正视力可大幅提高。 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混合性[1],皮质性白内障因其皮质不规则混浊,增厚而致晶状体扁平化,由此引起晶状体屈光力降低,产生远视性屈光改变,核性白内障因核混浊均匀一致,致核部屈光率增加,使其屈折力增大而形成核性近视[2,3],在白内障进程中因晶状体混浊不均匀,可出现屈光指数性散光,多在0.5 D~1.5 D内,晚期白内障患者因晶状体混浊较重难以矫正,本组290眼中老年性白内障类型与其屈光不正有着显著的关系(P<0.01),以皮质性为多见,其屈光改变多为远视及远视散光,核性混浊以近视及近视散光为主。 当前,白内障超乳技术已成熟,未熟期白内障手术已较常见,但进行白内障超乳手术之术眼要求矫正视力≤0.3[4],故多数白内障患者在接受手术前,须渡过较长的视力低下期,在术前老年性白内障视力障碍不能单纯归咎于晶状体的混浊,应重视屈光状态的检查,这既可矫正白内障所致的屈光不正,提高视力,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又可预测白内障术后的可能视力。对于有手术禁忌证的未熟期白内障患者可通过屈光状态检查提高视力,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家琦.实用眼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30.
[2]周和政,许亚红.老年性白内障的屈光状态及矫正视力[J].实用眼科杂志,1993,11:656657.
[3]徐广第.眼科屈光学[M].第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4145.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