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大体及裂隙灯观察 所有术眼均未出现严重感染征象。术后三组术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轻度角膜水肿、前房渗出等。A组3只眼出现角膜血管翳,其余组未出现。但各组均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如结膜伤口裂开、浅房浅、晶状体混浊等。
术后第1天三组均可见滤过泡,弥散隆起,泡内有液体积聚。滤过泡得分在术后3 d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3天以后,滤过泡得分出现差异。统计学分析可见,第5天时,A、C组与B组之间差异开始出现显著性(P<0.05),之后差异更为明显(P<0.01),即A、C组滤过泡得分明显少于B组。至第17天,C组所有术眼滤过泡消失,得分为零;第20天,A组所有术眼滤过泡消失,得分为零。此时,B组部分眼仍可见滤过泡,按前述评分标准计算平均分见表1。同时,A、C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
2.2 HE染色 A组在术后第7天表现,结膜上皮下有大量炎症细胞聚集,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和活化的成纤维细胞,滤过道及结膜下间隙被大量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稀疏胶原组织堵塞;第30天时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代之为较为致密的瘢痕结缔组织。B组在术后第7天表现,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新生胶原明显少于A组,滤过道大部分开放,结膜下组织疏松,呈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态;第14天时滤过道内成纤维细胞数量有所增加,并可见呈纤细波纹状的新生胶原纤维,但滤过道仍开放;第30天较稀疏的胶原充填在滤过道内,但仍有间隙存在。C组所观察到的情况与A组相似,滤过道及结膜下间隙被大量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稀疏胶原组织堵塞,具体情况见。
2.3 结膜组织中新生胶原纤维的情况 Masson三色染色法染色后,胶原纤维呈蓝色,肌纤维、胞质呈红色,胞核呈褐红色。A组结膜下及滤过道的位置均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增殖,与正常巩膜组织的均匀平行排列有明显区别,且第30天时的胶原明显较第7天和第14天时粗大、致密(P<0.01);B组上述位置也可以见到少量胶原纤维增殖,滤过道部分阻塞,相同时间点A组和B组比较,其阳性染色密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相同时间点与B组比较,其阳性染色密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
2.4 结膜组织中TGF-β1和TGF-βR1免疫组化染色情况
2.4.1 TGF-β1的免疫组化染色 A组结膜滤过泡免疫组化染色为深黄色,TGF-β1呈强阳性表达;B组滤过泡免疫组化染色稀疏、密度较A组明显低,TGF-β1呈弱阳性表达。阴性对照的TGF-β1免疫组化染色为阴性。相同时间点A组和B组比较,其阳性染色密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
2.4.2 TGF-βR1的免疫组化染色 TGF-βR1阳性表达结果为结膜组织的细胞膜和(或)细胞质呈现棕黄色颗粒。A组细胞膜染色呈深棕黄色,TGF-βR1呈强阳性表达;B组隐约可见染成棕黄色的细胞膜轮廓,且颜色较浅,TGF-βR1呈弱阳性表达。阴性对照的TGF-βR1免疫组化染色为阴性。相同时间点A组和B组比较,其阳性染色密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