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 论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吸卷烟增加有发生核性晶状体混浊的危险。重度吸烟和持续吸烟者发生核性混浊的危险性更大,尤其是持续每天吸卷烟20支或更多者。吸卷烟与非核性晶状体混浊无关。
本研究的长处是在危险因素和成果资料的收集上潜在的样本偏差很小。吸烟史和其他潜在危险因素资料来源于心脏研究中的独立的眼部检查且在任何混浊发生之前。
在FESⅠ和FESⅡ期间眼部检查时尚无对吸烟状态的了解。因为FESⅠ和FESⅡ期间使用了不同的晶体分级系统,因此有潜在的晶体状态的错级可能。我们企图仅选用基线检查时无晶体混浊的人群以使错级问题减至最小。为减少FESⅡ中出现的分级误差,使用了标准分级系统及两名有经验的有执照的检查者(M.J.R.,M.E.S.)。另一样本偏差的潜在原因是某些人无法追踪观察。可以放心的是,尽管无法全部确定,但无法追踪的501人与检查了吸烟史和其他可能的有关特征者没有区别。最后,因为吸烟似与一个常见的白内障手术原因与核性混浊的发展有关,我们排除的无晶体眼者会使我们对吸烟在核性晶体混浊发生中的作用估价过低。
表4 对晶状体混浊发展和显著性危险因素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
变量 |
OR(95%CI)所有人 |
晶状体混浊者评估P值 |
|
任何核性混浊
VS所有其它 |
单纯核性混浊
VS无晶状体混浊 |
非核性混浊
VS无晶状体混浊 |
任何核性混浊VS非核性混浊 |
单纯核性混浊VS非核性混浊 |
性别 |
男
女
P+ |
1.00
1.67(1.16-2.39)
0.005 |
1.00
1.83(1.17-2.87)
0.008 |
1.00
1.35(0.81-2.23)
0.25 |
…
…
0.24 |
…
…
0.31 |
教育程度,年级 |
<12
≥12
P+ |
1.00
0.76(0.53-1.08)
0.12 |
1.00
0.78(0.05-1.23)
0.27 |
1.00
0.78(0.47-1.30)
0.34 |
…
…
0.47 |
…
…
0.47 |
糖尿病 |
有
无
P+ |
1.00
1.76(0.75-4.12)
0.20 |
1.00
1.81(0.49-6.63)
0.40 |
1.00
3.18(0.91-11.09)
0.07 |
…
…
0.74 |
…
…
0.32 |
吸卷烟 |
从不吸烟
轻度吸烟者
重度吸烟者 |
1.00
1.68(1.14-2.49)
2.37(1.43-3.93) |
1.00
1.89(1.15-3.11)
2.46(1.31-4.60) |
1.00
1.10(0.64-1.89)
1.19(0.57-2.47) |
…
…
… |
…
…
… |
P+ |
<0.001 |
0.002 |
0.62 |
0.02 |
0.02 |
1973~1975Frmingham
眼部检查时的年龄§ |
1.19(1.14-1.24) |
1.20(1.14-1.27) |
1.10(1.04-1.18) |
… |
… |
P+ |
<0.001 |
<0.001 |
0.002 |
<0.001 |
<0.001 |
*以下晶状体混浊病例数及对照用于分析:(1)268例任何核混(单纯核性或伴有其他晶状体混)病例和343例无核性混浊的对照,(2)158例单纯核性混病例和254例无晶状体混对照,(3)89例非核性混(单纯皮质性,单纯后囊下性,或皮质和后囊下性)和254例无晶状体混浊对照。CI,可信限;OR,优势比;省略号,资料不能应用
+P评价1df趋势检验计算的所有类型变量通常做相关性的2检验,1df用于双重和连续性变量
见表1吸烟类型定义§资料中年龄增加以1年计
表5 调整的发展成晶状体混浊和强调第一次Framingham眼部研究检查(1973~1975)时吸烟状况的吸卷烟之间的比值比* |
吸卷烟 |
参加者数量 |
OR(95%) |
|
单纯核性混浊 |
非核性混浊 |
无晶状体混浊 |
单纯核性混浊与
无晶状体混浊 |
非核性混浊与
无晶状体混浊 |
全部 |
151 |
83 |
248 |
… |
… |
从未吸烟者:所有
FHS检查(1948~
1975)中均非吸烟者 |
55 |
39 |
111 |
1.00 |
1.00 |
曾经吸烟者:
FESⅠ以前吸烟 |
46 |
21 |
70 |
2.02(1.14-3.57) |
0.94(0.50-1.79) |
仍在吸烟者:
在FES时每天
吸卷烟<20支
仍在吸烟者:
在FES时每天
吸卷烟≥20支 |
21
29 |
10
13 |
31
36 |
1.65(0.82-3.34)
2.84(1.46-5.51) |
0.98(0.43-2.24)
1.42(0.65-3.07) |
*CI,可信区间;FHS,Framigham心脏研究;FESI,Framingham眼研究1(1973~1975);OR,优势比;省略号,资料不能应用。优势比是调整年龄(年),性别,教育水平(12或12年级)和糖尿病(有或无)
+单纯皮质,单纯后囊下,或皮质与后囊下晶体混浊
单纯核混与非核混浊间的差别有统计学差异(P=0.02 wald test)。在FESⅠ时超过80%的人每天吸烟20支或更多支,按照6或更多的Framingham心脏研究检查每天吸烟20支或更多支
曾有3篇报道在吸卷烟和存在核性晶体混浊间的量-效关系3~5。其中一篇提出后囊下混浊和增加的每年吸烟包数有关5。在一大量临床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中,认为单纯核性混浊与持续性吸烟有关9。
两项前瞻性研究报道了吸卷烟与在复习病历中证实了的自述白内障或白内障囊外摘除有
关6,7。一项22000名男性内科医生的研究,每天吸20只或以上卷烟者发展成核性和后囊下白内障的危险增加7。另一对多于50000名女性护士的研究中,持续性吸烟每天最少35支者,白内障摘除的危险较不吸烟者高63%6。在该研究中,对单一白内障类型的分析受阻于数量过小,但发展成后囊下白内障的危险随每年增加的吸烟包数而增加。
占三分之一的,442例男性较小的群体研究报道,在吸烟状态和核性晶体混浊的发生率之间没有联系;然而,有人注意到持续吸烟者发生核性混浊的危险性较不吸烟者和曾吸烟者增加2~4倍8。
吸卷烟损伤晶状体的机制尚不明了。有一种假设为,吸烟增加晶体的氧化强度,使依赖抗氧化能力的营养循环水平下降6,7。其他假设认为卷烟的某些成分或其代谢产物如:镉19或异氰酸
盐20会引发晶体损伤。
在本研究中,女性性别与核性混浊发展危险性的增加有关。尽管在以前的对核混浊特性的研究中提示9,21~23,在女性中更大的危险性是皮质性混浊,其他研究仍有报道女性具有患白内障的较小的额外的危险性。糖尿病是已确定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18。研究中亦注意到其存在与皮质性9,24和后囊下混浊9,22的关系,这与我们的发现一致,糖尿病与非核性混浊有关。
数个研究的综合迹象提示,持续性吸卷烟者发生核性白内障的危险性增加。尚不甚明了且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停止吸烟的作用,吸卷烟对后囊下白内障发展的危险性的作用,和吸烟对晶体影响的机制。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