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在血液和房水中的含量变化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
方法:缝线法诱发兔角膜新生血管化(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后,制作穿透性角膜移植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 模型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组;C组: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组;D组:新生血管化穿透性角膜移植组。术后记录植片存活时间和移植排斥指数(rejection index,RI);ELISA法检测房水及外周血中可溶性ICAM1(sICAM1)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ICAM1的表达。
结果:B、C组在观察期内未见排斥反应发生。D组发生排斥反应,角膜植片平均存活12.4±1.3d,术后房水及外周血中sICAM1含量即升高,至排斥反应前达最高水平分别为53.9±19.3ng/L,378.8±30.6ng/L,在排斥反应发生时,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角膜组织中ICAM1呈强阳性表达。
结论:血液和房水中的ICAM1含量可以是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指标,术后监测ICAM1浓度变化对排斥反应的发生有一定预测和早期诊断作用。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细胞间粘附分子 兔
0引言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这一病理过程中,有多种机制可能参与其调控,其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在近年来备受关注。ICAM1是一类具有多功能强效的生长调节因子,是免疫和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剂,参与免疫反应的ICAM1可自表达的内皮细胞或激活的淋巴细胞上脱落,进入体液成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sICAM1)。我们观察兔角膜移植术后及其发生排斥反应时ICAM1在角膜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时间关系,探讨其在角膜组织早期损伤修复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对病变进展进行预测的临床意义。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健康清洁级新西兰白兔48只,雌雄兼用,体质量2.00~2.50kg,年龄2~3mo,购自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右眼缝线诱发CNV后行PKP术,PKP模型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4只兔、双眼),不进行角膜移植;B组:自体PKP组(8只兔、右眼),植片原位旋转180°;C组:同种异体PKP组(8只兔、右眼); D组:新生血管化PKP组(16只兔、右眼)。
1.2方法 实验兔16只制作新生血管化角膜模型,右眼术前30min充分散瞳,肌肉注射氯胺酮(25mg/kg)和氯丙嗪 (12.5mg/kg)全身麻醉,并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5mL/L)滴眼3次表面麻醉,术前消毒,100丝线在右眼角膜中央区(以角膜半径内1/3)间断缝合3针(板层;针距约0.5mm),术毕散瞳,涂氧氟沙星眼膏。当新生血管达角膜中央时拆除缝线,并于2d后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PKP)。PKP模型制作时,麻醉方法同前,但剂量加倍。取健康新西兰白兔眼作为供体,供体角膜切取直径为7.75mm,用7.50mm环钻制备植床,100丝线间断缝合16针达水密状态,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线结暴露不包埋。术后涂氧氟沙星眼膏,阿托品散瞳。
1.2.1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观察 自术后24h起,每日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受体兔直至排斥反应发生,参考Larkin等[1]制定的标准,由2人分别评分,以角膜透明度、水肿度、新生血管度为指标,记录移植排斥指数(rejection index,RI)(010分)。评分之和为RI,当RI≥5或植片混浊一项达到3时,即认为排斥反应发生并结束观察;记录各组植片的存活天数,共观察28d。
1.2.2组织病理学检查 采取新生血管化兔耳缘动脉血(约0.8 mL),离心10min(2 000r/min)后取血清,于80℃保存。同时1mL注射器从角膜缘做前房穿刺以抽取房水0.2mL,置80℃保存。于PKP术后3,7,14,21,28d采取耳缘动脉血,取血清,排斥反应发生前(约术后第10d) B,C,D组各取3只兔子,A组取2只兔子,及观察结束时取模型兔,抽取房水80℃保存,取角膜,置于40g/L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备用。每份标本石蜡切片均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兔角膜移植术后及正常兔角膜组织、形态学改变。角膜石蜡切片行ICAM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表达。
1.2.3 sICAM1含量的检测 用酶链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外周血及房水中sICAM1含量。另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分析,所有资料采用 表示,两组计量资料之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角膜植片存活情况 D组新生血管于16.4±1.8d时达角膜中央,拆除角膜缝线2d后行PKP术。PKP术后1d,B,C,D组均可见角膜轻度水肿和混浊,随时间推移B,C组角膜植片逐渐透明,9d时植片和植床交界处均可见新生血管,在观察期间内无1例发生排斥;D组角膜植片水肿、混浊逐渐加重,厚度逐渐增加,RI较B,C组增高,D组术后8~10d新生血管开始长入移植片,平均11d角膜后纤维素样渗出,中度虹膜睫状体炎,有的出现植片的溶解,该组兔均发生排斥反应,植片存活12.4±1.3d。
2.2组织病理学检查 HE 染色可见正常兔角膜分为5层,上皮层(表层细胞、翼状细胞、基底细胞)、前弹力层(不连续)、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胶原纤维呈板层排列(图1A);在观察周期末,B、C组植片轻度增厚,浅基质层有极少炎性细胞浸润,植床侧可见少量新生血管,各层排列整齐(图 1B),上皮、内皮完整。D组发生排斥反应时,植片明显增厚,炎性细胞布满全层,上皮下有积液,基质结构紊乱,有大量新生血管(图 1C),部分内皮消失。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在正常角膜中,ICAM1在角膜上皮细胞(表层细胞)、基质细胞(86%切片)有基本量表达(图2A),而内皮细胞几乎无表达。发生排斥反应的植片中,ICAM1在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强,在部分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部位表达亦明显增强(图2B,C)。
[1] [2] 下一页 |